首页 > 中国食品报 > 一把手谈食安

食品安全无小事,践行初心严监管

2021-02-19 怀集县食安办主任、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邓丁茂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报南粤食安融媒体 编辑:小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县市场监管局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主力军,要格尽职守、勇于担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肩负着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我们将切实增强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坚定不移地开展食品监管各项工作,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保障食品安全奋勇担当。

二、以稽查执法为抓手,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密切同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牢固树立全县大局意识,加强与县公安局、检察院、教育局等部门配合,强化食品行刑衔接工作力度,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全环节整治行动。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危害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以农村集体聚餐、校园周边、旅游景点、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区城,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实现精细化监管,坚持严字当头,实施铁腕执法,以零容忍、零懈怠的态度打击食品违法行为。2020年,怀集县共查处各类食品违法犯罪、农资售假等案件73宗,涉案金额400多万元,抓获嫌疑人18人。

三、以疫情防控为主线,全面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疫情发生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双线作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食品安全,奋力夺取“双胜利”。一是对辖区内餐饮经营主体展开地毯式排查,督促指导餐饮经营单位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台账记录制度,重点以易产生聚集性风险的大中型餐饮单位为主,加强检查执法力度,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二是抓好抓实抓细农贸市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协助做好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疫苗接种工作,持续做好“人员、产品、环境”核酸检测,加强从业人员“粤康码”管理,持续加强“冷库通”应用。同时,进一步压实冷库使用单位食品安全及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要求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杜绝麻痹大意思想。

四、以检验检测为支撑,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怀集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建立全过程立体监测网,加大食品监督抽检和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力度,对全县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积极实施检测信息公开制充分发挥检测效,有力促进了食品安全监管整体水平提高。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检测中心的全面建成,进一步为提升大湾区高品质农副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安全水平提供重要支撑。2020年,全县共完成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43594批次,合格率达98.9%;完成“每千人4批次”食品抽检3538批次,完成全年食品检验量101.04%,抽检合格率达98.79%。 

五、以协管员为补充,健全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

怀集县地域广阔、村落分散且众多,食品生产经营户点多、线长、面广,监管难度大。因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镇、村两级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管理责任人具体,管理职责到位,要求各镇(乡、街道)充分认识做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落实属地责任,进一步将监管触角向边远地区延伸覆盖,加强村(居)级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食品安全管理基层抓手作用,进一步做好食品摊贩的经营区域划定和登记管理,农村集体聚餐的报告、登记备案、现场指导等工作,彻底消除食品安全的盲区死角。

六、以社会共治为目标,全面构建全民参与的监管格局。

发动各镇街、社区、学校、市场、商超等纷纷行动起来,全县上下同心协力扎实开展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通过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宣传,提高群众对该项工作的支持率、知晓率及满意度。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任务,在日常检查的同时开展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工作,督促经营者增强社会责任感,诚信、守法经营,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形成政府引导、行业自律、商家负责、群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多元共治格局,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良好氛围。

食品安全无小事,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与监管部门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法履职尽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四个最严”要求就能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做到勤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百姓舌尖上的食品安全就会获得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