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食品报 > 一把手谈食安

多措并举保障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2-02-22 湘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文章来源:湘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陈咏 编辑:陈韫灵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食品产业持续发展,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设食品安全省,是人民群众所盼、产业发展所需、地方责任所系。2021年全区各相关单位在湘桥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食安委的业务指导下,各司其职,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等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全区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机构改革后,我局承接了区食品安全各主要环节监管职能,一直以来,我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市场监管职责,认真履职尽职,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紧盯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重点、难点问题,结合疫情防控需要,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湿米粉、酒类、牛肉丸、茶叶、牛肉丸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专项排查,强化对学校食堂、校园周边、校外托管机构、养老机构、集体配送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进2021年“每千人5批次”食品抽检工作和辖区30家农贸市场开展快检检测。保障市、区“两会”及高考等十三场次大型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共计19127人次就餐人员的饮食安全。完成4582家食品销售单位风险分级评定工作,开展特殊食品经营示范店创建4家。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评定,评定打造A级食品餐饮单位32家。创新监管方式,开展“查餐厅”活动,采取网络直播形式公开监督检查过程;授予32家食品餐饮单位餐饮服务单位量化等级A级评定。强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95家生产企业、3家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全覆盖完成食安员继续教育和抽考工作,4066家餐饮单位完成“食安快线”注册和培训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保健食品“五进”科普宣传、食用农产品“你送我检”食品安全宣传等活动,有效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食品生产加工单位138家,其中生产企业113家,小作坊25家,餐饮服务单位2294家(其中网络订餐1104家,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337家),保健品287家。2021年累计督查商场超市等流通领域食品销售单位19158家次、餐饮服务单位21239家次、农贸市场5856座次、摊档29280户次,处置疫情防控应急事故6宗,开展宣传38578次。

下来,我局将紧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群众食品安全主线,围绕市、区各项中心任务,落实好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不断深化食品安全工作改革,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源头治理 

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落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员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行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基础上,对一般风险企业实施按比例“双随机”抽查,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对问题线索企业实施飞行检查,督促企业生产过程持续合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辖区上一年检出不合格和问题食品企业落实监管措施“回头看”,集中约谈相关企业,督促企业进行自查,落实整改,推进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质量,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查处非法添加、虚假宣传、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源头治理控制。

二、加强餐饮经营服务,严把质量安全关 

以诚信经营和规范操作为重点,坚持日常监管与量化分级相结合,动态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全面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以学校食堂、大型餐饮单位、大型企业食堂、连锁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加工操作、清洗消毒、人员管理等规定,建立稳定的食材供应渠道和追溯记录,保证购进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促进餐饮服务单位“提档升级”;以校园食堂和供餐单位为重点持续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引导餐饮服务单位转变管理模式,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推进,不断推进持证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的建设;加强网络订餐监管,严格落实辖区内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网络订餐平台责任,严格审核并公示入网食品经营者食品经营许可证,清理平台无证食品经营户。

三、强化监管检测,加强隐患排查

以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等为重点场所,以粮油、婴幼儿辅食、乳制品、肉及肉制品、食用农产品、酒类等为重点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区食品生产流通全环节隐患排查,落实“每千人5批次”食品抽检工作和农贸市场快检检测工作,建立健全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的舆情监测、协调处置和信息公布;指导做好各级、各类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

四、强化执法力量,严打违法行为

深入开展各类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规定,严打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流通;推进全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综合治理,规范酒类、茶叶、糕点、豆腐、湿米粉等重点品种食品小作坊生产行为,引导其升级改造或转产转业,依法取缔无证生产和违法生产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并做好食品小摊贩经营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特殊食品标签说明书虚假宣传专项治理工作、经营环节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酒类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依法取缔无照无证经营行为,严打各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