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食品报 > 一把手谈食安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一些看法

2022-02-22 文章来源:广东思维佳食品有限公司 编辑:陈韫灵

产品质量是每个企业生命力的内在表现,食品安全更是广大民众时刻关心民生问题。作为一个食品公司,我司自成立起,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公司管理,秉承"产品质量第一,健康食品至上"的原则,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作为核心制度,以此展开全面质量控制,提高企业食品安全意识,从而确保产品质量。

为了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我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从物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仓储运输等各方各面,对公司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每年不低于二次的自查自检,确保我司产品的质量安全。现结合我司实际情况,总结我司对如何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一些认识和经验。

一、物料进货查验

1.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是食品安全的监控第一步。我司建立和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开展供应商的开发、监督、评估和管理工作,与优质供应商合作,不断提高采购质量。要求合作供应商提供有效的相关资质证件复印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提供每批次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或食品相关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如我司要求供应商提供每批次的食品原料出厂检验报告,提供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型式报告等)。

2. 制定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定进货验收标准,对每批次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或食品相关产品做好进货查验记录,对于不符合进货验收标准的物料坚决拒收。

3. 做好进货信息存档、标签标识。存档信息详细记录每批次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或食品相关产品的订单号、物料名称、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规格、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对每批次物料做好唯一性标签标识,标签标识将作为追溯记录的起始,确保领料出库等下一步流程无误进行,并做好领用出库等记录;

4. 制定仓储卫生清洁计划、温湿度监控计划,确保仓储条件适合各物料存放,对储存时间过久的物料进行抽样检验。

二、生产过程控制

1.清洁内外环境,避免交叉污染

1.1厂区内环境,做好厂区与外部环境的隔离防护;制定厂区清洁计划,保持厂区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下水道、污水、积水等。制定虫害防治计划,做好蚊蝇鼠等虫害防范措施,按规定定期进行虫害消杀等。按照清洁计划做好清洁卫生情况自查,并保存记录;卫生厂区内环境的清洁,不仅仅是提高能提高公司厂房整体的外观形象,最终目标是清除来自外部环境或厂区内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1.2 生产场所和设施:生产场所和设施的清洁与消毒是保证产品卫生安全的前提,我司制定车间清洁消毒计划、生产设备设施保养清洁消毒计划、食品工器用具清洁消毒计划,特别是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半成品等直接接触的食品相关产品,减少来自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相关人员按照清洁消毒计划做好清洁卫生情况自查,并保存记录。同时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确保停产复产时生产场所和设施满足卫生要求

2. 进行法律法规等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能力

产品是生产制造出来的,车间员工作为公司生产线的一线人员,是食品生产卫生安全的核心环节:

2.1我司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定期安排员工到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体检;日常进行每日健康监督检查工作并记录, 确保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员工健康状况符合标准要求,对疑似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员工会立即调离工作岗位。疫情期间,我司认真执行政府部门颁布的抗疫防疫工作。

2.2我司贯彻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并围绕该文化理念制定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实行制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我司为员工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也注重为员工提供学习进步的平台,公司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和演习。对于车间员工,培训会按照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章截节、方言化、简洁化、形象化等合理化方式,向员工培训食品安全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质量管理体系》、《岗位职责》、《作业指导书》、《卫生管理制度》和6S管理等,以培训效果、员工的学习成长结果为导向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规范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合规操作以确保安全生产,避免生产安全事故;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作业能力、培训员工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以提高产品质量;定期举行消防演习以提高突发火灾情况下的逃生能力,举行车间应急演习以提高员工在突发断水断电等情况下各生产环节的应急能力。

对于管理人员,更注重培养其有效沟通的技巧以倾听员工的诉求和提议、以民主管理团结员工、凝聚员工向心力,真情关怀员工、实际行动为员工谋福利;我司每年组织一次全体人员2-3天的团游活动,为每位员工送赠生日蛋糕和生日红包。我司通过各种培训、演习和团建等活动形式努力开发员工潜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更希望给员工在工作中有“家”的感觉,希望每位公司员工能拥有“不容差错”的工作意识、“踊跃参与”的培训气氛、“和睦互助”的同事关系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员工进步意味着公司进步;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质量意识提升,意味着公司产品质量和公司竞争力的提升。

3.设备设施、工器具的使用管理:

我司重视6S管理,并要求各部门执行6S管理,特别是生产车间,在执行清洁与消毒计划、维护保养计划之外,严格要求员工以6S方式使用车间设备、工器具等物品。“整理、整顿、清扫”不止于要求班前班后、每批次的清场,更要求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做到物品的归类归位、清洁消毒,保持干净整洁的生产现场和作业环境。“清洁”是对“整理、整顿、清扫”的总结,通过制定6S检查表和6S培训、日常监管并进行奖罚,使员工掌握“清洁”能力、并养成习惯,这即是6S中的“素养”,员工“素养”能提高“安全”,即是产品安全和生产安全。6S不仅能让员工作业出错机会减少,不良品下降,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延长工器具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4.生产控制和关键控制点监控:

我司制定生产过程管理制度和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控制度,从生产领料、配料、半成品、成品到产品入库各方面严控质量关:领料确认物料无误无缺陷、处于有效期间,记录物料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生产商等信息,做好追溯记录;配料严格按照生产工艺配制,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量严格按照配料表和相关法律法规添加,实行双人复核、做好配料记录。同时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其它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半成品检验记录、技术参数控制等;半成品产出后做好标签标识,对不合格半成品进行标识、进行相应处理、记录;半成品进行内包装、外包装成为成品,依据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记录使用包材的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生产商等信息、产出的成品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完善追溯记录,并对不合格成品进行标识、进行相应处理、记录。

三、产品仓储与运输管控

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品控部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等相关规定对每批次产品进行取样、检验,出具出厂检验报告,对不合格半产品进行标识、进行相应处理、记录;制定仓储卫生清洁计划、温湿度监控计划,确保仓储条件适合产品存放;出库出货时查看送货司机是否取得有效驾驶证件,按照运输车辆卫生检查标准检查货车并记录,按规定方式装货等,产品运输期间销售部与物流供应商、客户保持联系,确保产品完整交接给客户。对于仓储时间过长的产品(根据产品特性)进行再次抽样检验。销售部对每批产品建立和保存销售台帐度。

四、其它

1.1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不合格品包括不合格物料、不合格半成品、不合格成品和不合格产品,我司严控在采购、生产、仓储过程中的不合品并采取相应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建立产品召回制度,使在出厂交付后或在销售流通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能及时、完全召回,减少对客户、消费者的损害。我司每年进行一次产品召回演习。

    1.2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我司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并每年举行一次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演习。

总结:食品质量安全是全员参与、全面控制的过程;提高公司各部门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制定有效的全面的控制防范制度是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