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食品报 > 一把手谈食安

谈食品安全

2022-02-22 文章来源:潮膳楼 编辑:陈韫灵

潮膳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强化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落实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结合实际,制定方案。

我们通过定期培训,切实改善设施、设备与环境卫生条件,建立基本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逐步完善规范化,增强自律意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

经营者是餐饮店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我们一直坚持强化领导,夯实管理责任,细化管理措施,确保饮食安全。确定了一名管理员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同时安排了懂管理、责任心强的人员专人负责管理。坚持落实卫生安全一日三查,饭菜加工过程每餐检查、检验登记,实行过程监管和出售登记许可制度。建立管理检查微信群,对食品及环境卫生安全每日进行检查,固定检查人员拍照发群里,互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业人员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经营场所保持清洁、卫生。同时我们也建立了以下制度和要求:

一、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制度。

从业人员应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建立每日晨检制度。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采购食品原料,主要食品相关产品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潮膳楼采购的原料肉批次进行了采购索证(动检证、非疫区证明、车辆运输消毒证。并向供货商索取了包装袋的许可证复印件。

(二)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潮膳楼采购的原料:鸡肉、牛肉、猪肉等批次进行了索取三证(动检证、非疫区证明、车辆运输消毒证);辅料:食用盐、食用油、味精等均购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合法企业;采购的包装袋均批次进行了采购验证并进行记录、索证。

(三)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到目前为止,潮膳楼采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均系国内生产,均索取了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四)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应与进货采用记录的内容一致。

潮膳楼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如换品牌均及时索证备案。

(五)建立和包材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我司已建立原料肉、辅料、包装袋、的储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

(六) 应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分类、 分架存放,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放置;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过期的食品;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等内容。

(七) 贮存食品的场所、设备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

(八)食品冷藏、冷冻贮藏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在同一冰室内存放。冷藏、冷冻柜(库)有明显区分标志。三、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一)具有与加工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场所及消毒、保洁、存储、排水通风、餐厨废弃物、防尘防鼠防虫害等设施设备,对加工场所及设施设备定期清洗、维护、检修,以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

(二)餐用具使用后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消毒后的餐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保洁设施加设明显标识。

四、制定并执行加工操作规程。

要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制定相应的加工操作规程,并要求培训员工严格按照加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五、配置专间。

配备凉菜、食品分装、备餐、加工生食海产品等操作的,设置相应专间;专间设置和专间操作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六、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时,积极迅速上报并配合相关监督部门调查处理,主动做好善后工作,不迟报、瞒报。

七、强化餐厨废弃物管理,做好餐厨废弃物处置流向登记。

八、今后食品安全卫生的工作安排。

潮膳楼将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和完善各项食品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积极配合各监管部门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加强对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个人素质,做好防护。完善采购供货体系,严厉拒绝“三无产品”,把好采购、加工关:采购做好验收工作,加工做到烧熟煮透,做好食品留样工作。把好“消毒”关。所有的餐具、用具都高温、药物消毒。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厨房关,确保证食品安全。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防控工作,但还必须警钟长鸣,紧紧绷住食品安全工作这根弦。为客人提供安全的美食。